結合不斷發展的計算機技術,以及近幾十年對鑄件充型凝固過程數值模擬技術的研究,相應用于分析鑄造形成過程的軟件也了很大的發展。這些鑄造模擬軟件主要在三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①有處理三維復雜形體的圖形功能;②硬件及軟件的費用大幅度降到鑄造工廠能接受的水平;③計算機操作系統及軟件對用戶友好。個軟件的出現是由德國亞深大學SahmP.R.教授主持德MAGMA-soft。
隨后出現了美國的ProCAST,法國的SIMULOR,瑞典的Novasolid,芬蘭的CastCAE,西班牙的ForCast,日本的CASTTEM等,這些發達工業的商品化模擬軟件在其鑄造企業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不過這些軟件的價格較高,進入國內市場相對較困難,只有其中一些軟件進入中國大型企業和院所。國內在軟件方面有華中科技大學的華鑄CAE,清華大學的FT-star和沈陽鑄造研究所的SriftCast等。
從整個鑄造軟件來看,都是從初的運用簡單模數計算方法模擬熱流動和溫度場的計算,到現在可以正確的溫度場計算并與凝固期間補縮金屬流動相結合,同時對凝固過程中合金的質量和密度影響以及合金結晶變化加以分析,可在選定的任一截而以二維和三維實體方式顯示模擬結果,并同時顯示溫度變化、液固相變化及縮孔變化。一方面鑄造軟件可以對各種鑄造方法(砂型鑄造、金屬型鑄造、鑄造、壓鑄,熔模鑄造等)進行溫度場、流場及應力場模擬,預測鑄件的鑄造缺陷,另一方面正從宏觀模擬向微觀模擬發展。另外實現鑄造CAE在并行工程中的集成是人們目前關注的焦點。